曾擁數十個單位 沙士後近一鋪清袋 陳清白:「無諗過樓價跌剩三成!」
過去十多年樓價急升,港人可能早已忘記「負資產」的血淚經歷。從1997年金融風暴到2003年沙士期間,香港樓價暴跌了約7成,期間製造了逾十萬個負資產個案,數字史無前例。當年不少人花盡畢身財富希望盡早供完物業,但樓價暴跌使他們美夢成空,不少更淪為負資產一族,甚至走向破產之路。
10多年過後,「負資產」一詞再次出現在港人眼前。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令經濟急速逆轉,樓價持續回調。更甚的是,特首林鄭月娥於去年《施政報告》公布放寬按揭保險上限,上車人士購入樓價800萬元以下物業可承造最高9成按揭。事實上,樓市稍有差池,不少業主就會淪為「負資產」。業界早已預期今年首季負資產數目衝上千宗水平,當中承造高樓按人士,頓成負資產的高危一族。
早於八十年代初已開始涉足投資物業的陳清白,是地產界的老行尊,經營地產代理起家,其後全力投入炒樓行列,在1997年前樓市高峰期,他投資過的單位動輒數百個,一度坐擁近50個住宅物業。他當年購入新盤、豪宅物業時出手甚快,有如狂風掃落葉,因此被市場冠以「白旋風」的稱號。
1997年前他炒樓遍多區豪宅,包括中半山雍景臺、天后柏景臺、半山地利根德閣等,涉及數百宗成交,最高峰時他曾同一時間持有約40至50個單位,市值高達數億元計。但1997年爆發的金融風暴,樓價開始長達6年的暴跌,「我無諗過樓價跌剩三成,樓價愈平是愈冇人買的,當時樓價一跌下來,大家都手忙腳亂,那個單位有人肯要就即賣樓,要錢為上。你知道甚麼叫『滾水淥豬腸』嗎﹖就是你一直供著樓,但樓價一直下跌,就算你供了幾多錢也難以補回樓價的跌幅。」
更難捱的是租金大跌,「租金暴跌更令你『冇得守』,1997 年我買入約10個北角港運城,每個單位樓價約1,000萬元,月租約4 萬元,但想不到後來樓價大幅回落,租金也跟隨調整,市值租金跌至只有1.3 萬元。」因此,他每月要拿出大量現金倒貼供樓,最後惟有忍痛離場。親身經歷過樓市暴跌七成的慘況,他苦笑指自己已「被廢武功」。
樓價暴跌期間,新聞充斥苦主燒炭跳樓的慘況,陳清白坦言:「當時我冇諗過死的,我唔死得的,因為我是個一家之主,如果人當時的業主因為一間細單位也要死,我咪要死幾十次﹖最後只有面對現實,減價賣樓。所謂『食得鹹魚抵得渴』、『一子錯滿盤皆落索』,坦白說我現在也未能放下。」
對於樓市前景,陳清白指目前樓價已見頂回落,未來3年至5年也有下跌空間。「你見到整個經濟十分差,現在樓市充斥很多不利因素,舖位的供應量其實很少,但價錢也可以跌了5成,住宅樓有沒有可能只跌1成那樣少﹖」他又指,政府放寬按揭,800萬至1000萬元可借8成按揭,800萬元以下更可借9成,上車難度好像小了,「但問題是你唔使供樓嗎﹖還有管理費、差餉呢!同時你的工作是否『穩陣』呢﹖如果你要借得咁盡才有能力買樓,這個時間我真的不建議你買樓了。」他強調,市民現階段根本不用急於買樓,特別是資金不是太鬆動的人士,可趁租金下調先租樓,靜待未來入市時機。除自住單位不要賣外,現在持有多於一個單位的話應該沽貨套現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早於八十年代初已開始涉足投資物業的陳清白,是地產界的老行尊,經營地產代理起家,其後全力投入炒樓行列
其實地產AGENT炒埋一份已經在3D辣招後絕跡
此其一因為印花稅以前係最後上會的買家先要俾, 而呢班所謂的炒家, 就係摸貨為主, CONFIRMOR (確認人), 即由此衍生出"摸貨"呢個TERMS
政府真係有個非常大的德政, 以往係最後買家先俾印花稅, 政府出招後每次摸貨簽臨約都要俾STAMP, 直接令到炒家成本大增, 加上2010年11月19日 (無錯, 係將近10年)SSD 已直接將摸貨封死, 6個月內出貨直罰30% 無誤.
此動作無異於迫走所有炒家, 全部一係長綫收租坐住升值, 加埋DSD (及往後的15% DSD)直接限購, 令到一人一間.
所以, 以上陳清白的情景怕且若一天沒有取消3D的話, 係絕對極度困難出現. (所以政府更不應該應業界要求取消, 是關炒家重臨, 大跌下必有人輸身家, 而呢班往往都係朝9晚5番工辛勞的一群, 因為面對幾百萬的利錢而無視槓桿風險加按一開N的業餘炒家, 真正的炒家如陳清白咁樣好貼市係死唔去的, 只係賺少D咁解)
"樓價暴跌期間,新聞充斥苦主燒炭跳樓的慘況,陳清白坦言:「當時我冇諗過死的,我唔死得的,因為我是個一家之主,如果人當時的業主因為一間細單位也要死,我咪要死幾十次﹖最後只有面對現實,減價賣樓。所謂『食得鹹魚抵得渴』、『一子錯滿盤皆落索』,坦白說我現在也未能放下。"
再加上, 投資真係要跟住潮流走, 有智慧不如趁勢, 現在上網買野幾咁閒, HKTV MALL 同APPLE DELIVERY 在不同的日子出現可以有唔同結果
而更多更多的是舖都搬去工廠大廈, 而新一代亦不會介意多行幾步去搵D平靚正的食物.
正如不少人會去觀塘駱XX買扒同埋嬰兒用品, 唔會俾多20/包俾藥房賺
"對於樓市前景,陳清白指目前樓價已見頂回落,未來3年至5年也有下跌空間。「你見到整個經濟十分差,現在樓市充斥很多不利因素,舖位的供應量其實很少,但價錢也可以跌了5成,住宅樓有沒有可能只跌1成那樣少﹖」"
舖位, 一向係炒家天堂, 炒出炒入發達係彈指之間.
但用舖的跌幅/空置與住宅相比, 係apple to orange.
成個demographic 同behavior 都轉緊. 新一代眼中, 不一定要行街+買野, 而自由行愈來愈少只會令到更多吉舖, 買舖者小心.
而同意經濟係差左, 今天租務回報2% - 3%.
這與97時的情況真的很不同.
一個人只可以買一間樓, 而借貸力只可以係人工的100倍.
97年你可以拎一張糧單借10間, 2020年, 只可以一間, 餘下你要撻定.
試想想80萬可以買一間800萬樓, 但97年可以買8000萬樓, 那個GEARING....真係點可以同2020年比....
再加上私樓動工量又係新低, 2023年更有斷層之危. 在明日大嶼同埋造地千般阻撓, 香港的土地供應更是一日比一日少
而新移民不斷湧入, 新起的屋亦有60% 係資助房屋, 餘下給私樓只餘很少部份.
但以上都不是致命傷, 問題係在於政府是靠賣地收入出糧俾公務員及維持社會開支 (當然利得稅及薪俸稅亦有), 在收入極度集中在3個AREA的時候, 賤賣土地對於政府來講係極度不願亦不合乎邏輯的事.
可見在稅基沒有開闊下, 賣地亦是香港政府的主要收入, 而高地價, 以致高樓價, 及高3D 稅收下, 政府應是樂見其成, 而不是口中所講的為"趕絕炒家"咁簡單.
因為畢竟無左炒家, 無左貼市價貨, 市民都係受緊高樓價之苦, 但炒家就無從在市場中製造個人財富.
而無得加按亦都將炒家realized profit 在按揭中的可能性減低, 亦加強金融體系的安全性.